刚进大一的时候,青涩的卢川参加了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,没想到以柳州片区二等奖的好成绩入围了广西赛区总决赛。虽然最终只获得了鼓励奖,但他是整个广西唯一一个入围总决赛的大一学生。
如果说李晓平的创业是和梦想的一种邂逅的话,卢川的创业则是一种培育。
参加完全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后,卢川加入柳州职业技术学院Kab创业俱乐部,开始热情参加各类省级和校级的创业类比赛并接受创业教育。
2012年暑期,卢川参加了由团中央学校部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举办的全国KAB主席暑期训练营。在这里,开始把创业当作一种现实的想法。
2012年,卢川和他的团队的创业计划书“民族风”编织吧得到“青年恒好”活动的肯定,恒源祥集团为他们提供5万元人民币,包括现金和货物,支持创业计划书落地。
公司组建、场地装修、开业仪式、工商局注册公司、进货……经过一系列紧张的准备,2012年12月12日,“青年恒好”慈善项目校园编织吧公司在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正式成立。经营项目包括绒线销售、绒线工艺品制作与销售、绒线服饰制作销售。
“编织吧销售主要有店面销售和外出展销两个方向。由于不具备扩大店面规模的本钱,因此我们努力拓宽销售渠道,薄利多销,增加销售额。”卢川说。
一路走来,有心酸困苦,也有收获与骄傲,卢川最大的感触是:社团创业,要“多大的脚穿多大的鞋”。
“学生社团创业,它不像公司有稳定的收入,也不像公益组织有自己的基金会和专职的工作人员。因此人是创业团队发展的根本动力。”卢川说,“多大的脚穿多大的鞋,任何项目都要量力而行,大多数学生的流动资金不宽裕,要重点考虑到自己的时间安排和资金限度,否则丢了西瓜也丢了芝麻就得不偿失了。”
“不要把创业想的太大,哪怕你摆一个小地摊也是创业,从小事做起。”卢川期望将这一看法和所有有志于创业或者正在创业的同学分享。
“青年恒好”让学子实践创业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