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南联大的教授构成(联大八年)书评
小说相关信息
书名:《西南联大的教授构成(联大八年)》
作者:林怀清
出版时间:2023年8月
出版社:新知文化出版社
书籍简介
本书以西南联合大学(简称“西南联大”)为背景,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史料,再现了这所传奇学府在抗日战争期间艰难而辉煌的八年历程。故事聚焦于西南联大的教授群体,他们来自五湖四海,在烽火连天的岁月中坚持学术理想,培养出一代又一代杰出人才。书中不仅描写了这些学者们在教学与科研中的坚守,还展现了他们在生活困境中的乐观精神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。
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,作者带领读者走进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,感受知识的力量如何穿越硝烟照亮未来。本书既是历史的回溯,也是对知识分子精神的礼赞。
自编目录章节
第一部分:烽火中的教育摇篮
1. 序章:北平的最后一天
- 描述卢沟桥事变后北平高校的动荡局面。
2. 南迁之路:从清华园到昆明
- 讲述清华大学、北京大学、南开大学师生辗转南下的艰辛旅程。
3. 初建西南联大
- 西南联大的成立及其面临的重重困难。
第二部分:群星璀璨的学术殿堂
4. 闻一多:诗人的激情与学者的严谨
- 写闻一多先生在西南联大期间的教学与社会活动。
5. 陈寅恪:盲眼中的光芒
- 陈寅恪先生虽双目失明,却依然坚持讲授高深学问的故事。
6. 朱自清:生活中的风骨
- 描绘朱自清教授在贫寒条件下仍保持高尚品格的生活片段。
7. 冯友兰:哲学家的沉思
- 冯友兰先生如何在战火中完成其重要著作《新原人》。
第三部分:战时生活的点滴温情
8. 食堂里的笑声
- 教授与学生们一起克服食物短缺的趣事。
9. 临时宿舍的夜谈
- 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在夜晚促膝长谈的情景。
10. 雨季中的课堂
- 战争环境下教学工作的特殊性与挑战。
第四部分:抗战胜利后的余韵
11. 告别昆明:各奔前程
- 西南联大解散后,教授们各自返回原校或投身新的事业。
12. 影响深远的八年
- 总结西南联大的历史意义及对后世的影响。
尾声:薪火相传的精神
- 点明西南联大的精神遗产如何激励后来者继续前行。
这本书不仅是一部关于西南联大的纪实文学作品,更是一曲知识分子精神的赞歌,值得每一位热爱历史与文化的读者细细品味。
版权声明:本文由用户上传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